近日,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成为车市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最新标准,长城哈弗、东风汽车等国内车企磨刀霍霍,纷纷推出各自相应的产品。“国六”标准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将“国六”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其中“国六b”比欧洲第六代排放标准更加严格。今年7月1日起,全国多地已陆续实施该标准。
机动车尾气排放要达到“国六”标准,主流的技术路线是在“国五”标准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基础上加装颗粒过滤器以及催化氧化器(DOC)。大量研究表明,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器(下称蜂窝过滤器)是目前减少颗粒排放最有效的手段。那么,该领域国内外相关专利技术的研发如何?本文中,笔者对蜂窝过滤器领域的技术进行专利检索,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目前,颗粒过滤器主要为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和汽油颗粒过滤器(GPF),两者过滤机理都是将排气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多孔性壁面,这个过程称为“壁流”(Wall Flow)。蜂窝过滤器由一定孔密度的蜂窝状陶瓷组成,通过交替封堵蜂窝状陶瓷过滤体,排气流被迫从孔道壁面通过,颗粒物被捕集过滤。
蜂窝过滤器主要由分隔壁、端头封堵以及中空孔道组成,各个孔道一端是开通的,另一端是封闭的,且在某一端的开口和封闭口是交错、相间分布的。根据其规格大小,还可以通过粘结壁将多个蜂窝过滤单元粘结起来,并在周围包覆外皮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过滤器。
通过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对蜂窝过滤器进行专利检索,截至2019年5月,全球涉及该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共计1433件。1980年至2000年,蜂窝过滤器经历了一个非常平缓的发展期,每年的专利申请公布量不超过40件。进入21世纪,随着各国开始实施排放法规,蜂窝过滤器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2009年相关专利申请达到259件,之后进入技术成熟期。统计分析可知,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日本碍子株式会社(NGK)、日本揖斐株式会社(IBIDEN)、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NGK在1980年提交了一件关于蜂窝过滤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率先提出了早期蜂窝过滤器的模型,其基本构成为后面颗粒过滤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自2000年开始,NGK在我国开始进行专利布局,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专利。首先,从蜂窝构件原料上的改进方面,该公司经历了碳化硅(公告号:CN1273411C)、堇青石(公告号:CN1219575C、CN1200755C)的研究。随后,NGK进一步研究并提交了关于封堵部成型及制造方法(公告号:CN100344428C)的专利申请,通过光造型法制作具有能够和填塞单元连通的孔部和能够嵌合在蜂窝状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凸部的填塞部成型用掩模,将掩模固定在蜂窝状结构体的端面上,使陶瓷浆导入上述填塞单元的内部从而形成填塞部。NGK一直致力于封堵技术的改进,蜂窝孔道形状设计,实现了仅0.05mm厚的超薄壁,除了四角蜂窝,还开发了有效节减催化剂使用量的六角蜂窝,被全球诸多汽车厂商所采用,成为该领域的专利技术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
IBIDEN是一家以印刷电路板开发和生产为主的企业,尽管其主营业务不是陶瓷过滤器,但其在蜂窝过滤器领域还是提交了近200件专利申请。IBIDEN于1999年提交首件关于蜂窝陶瓷过滤器的专利申请(公开号:JP2000167329A),该技术采用烧结的碳化硅作为载体,壁厚小于0.43mm。2001年进入中国后,IBIDEN首次提交了包覆含有氧化铝或二氧化硅的无机纤维构成密封垫材的柴油颗粒过滤器(公告号:CN100386507C)的专利申请,随后其在孔道开孔布置方式、粘结材料、封堵材料等方面做了全方位参数限定。值得注意的是,IBIDEN从2006开始相关专利申请量呈现下滑趋势,可见其研发重心可能发生转移。
1980年,CORNING提交了用挤出法批量生产薄壁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过滤器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EP0135945B1)。1999年,CORNING进入中国进行专利布局,在以堇青石为主体材料的蜂窝陶瓷过滤体技术领域申请了大量基础性专利(公告号:CN1107660C、CN1277596C),后面又开发了钛酸铝基质的蜂窝载体(公告号:CN1313187C、CN100512919C),钛酸铝成分通过将低热膨胀系数与高热容量相结合,实现了高性能轻型过滤器的开发;CORNING着重研究了蜂窝过滤器外皮材质及制备工艺(公开号:CN105408290A、CN108821795A),以提高蜂窝过滤器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另外,CORNING在封堵技术和封堵材料方面也布局一定数量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3家公司外,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欧洲技术研究圣戈班中心、日本电装公司(Denso)也围绕改良后的蜂窝陶瓷载体技术提交专利申请。数据显示,目前,CORNING、NGK和Denso等企业的蜂窝陶瓷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0%以上。
通过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进行专利检索发现,涉及蜂窝过滤器相关的专利申请共计791件,其中国内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占比不足20%,仅有江阴华音陶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华玉娣的相关专利申请突破30件;景德镇陶瓷学院为23件,重庆交通大学、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浙江大学均提交少量专利申请。国内相关专利申请大多集中2015年以后,且其研究方向也仅是将蜂窝陶瓷过滤器与其他部件的结合实现复合功能,如催化剂涂层等,没有在蜂窝过滤器本身性能上展开系列研究和突破。
国外申请人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持续研究,技术研究相对成熟,例如从膨胀机理层面,对主体原料、粘结剂、封堵方法及孔道分布作了多方面研究,并通过参数限定进行了全方位的专利保护。相比之下,我国对于蜂窝过滤器的专利布局起步较晚,研究点较为分散,缺乏核心专利支撑。
对于“国六”标准来说,蜂窝过滤器是绕不开的专利技术,且相关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巨头供应商的手中。这意味着,我国机动车消费者可能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为这一知识产权买单。笔者建议,相关企业未雨绸缪,加紧攻关技术,提升专利布局能力。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获悉,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近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启动,旨在从社会、行业等多个方面推动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大对原创设计的尊重与保护力度,激发时尚领域创新。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时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时尚话语权的建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时尚产业高速发展,既离不开对原创设计的尊重,也暴露出时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难点。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说,对时尚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从加强品牌的价值构建、加强审核合作企业资质、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三方面着手进行。让严格的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为设计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激发行业创新的活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说,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旨在从社会、行业等多个方面推动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构建完善的规则,培育尊重设计、爱护设计的社会氛围。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将加大力度鼓励原创、保护原创,并且推动设计的商业转化。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信息共享”“专利开放”“平台开放”“技术开放”等话题再次映入公众眼帘。在当今万物互联的趋势下,对于研发实力相对薄弱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市场主体来说,专利开放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但是,不少业内人士也对此纷纷提出质疑,专利开放是否等同于技术开放?是否意味着不同市场主体、企业之间能够完全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所研发的技术?
事实上,企业的专利开放并非完全的技术开放。专利开放只是针对市场上存在的技术壁垒高、拓展难等问题,打破某些企业对产业、行业的垄断局面,从而促进某一行业、企业进一步挖掘专利价值,让创新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因此,专利开放并非“免费的午餐”,企业想要占据技术制高点,还需在前者的技术研发成果基础上,不断借鉴、吸收再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当前,不少企业创新模式也正在从自主创新发展到开放式创新阶段。在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上,比亚迪、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研究院、长城汽车等9家企业共同成立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联盟。他们通过合作研发使各企业实现了技术共享,节约了研发资源,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速度,同时也増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此前,微软也曾加入“全球开放创新网络”(Open Innovation Network)社区,该社区使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等在内的社区成员达成共识,社区成员可使用社区共同研发和拥有的专利,不仅避免了重复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还有利于通过技术开源的方式实现技术扩散,提高行业技术整体水平。
不得不说,合作研发对于一些从事技术研发并且起步较晚企业而言,可以利用更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挖掘合作对象的优势技术进行研发合作,尽快实现与全球同行业领先企业的产业同步升级。如根据某企业共同申请专利的技术构成情况,结合合作研发的主体类型、应用领域以及年代、专利申请量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判断自身的技术薄弱点、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技术实施利用的具体情况。
综上所述,专利开放并非真正的技术开放,更不是企业“免费的午餐”,若想“消化”好这一“餐”,还需有选择地吸收利用。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应化解“孤岛”效应,合作研发,不断创新,才能促进行业共同发展。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获悉,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近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启动,旨在从社会、行业等多个方面推动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大对原创设计的尊重与保护力度,激发时尚领域创新。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时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时尚话语权的建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时尚产业高速发展,既离不开对原创设计的尊重,也暴露出时尚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难点。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说,对时尚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从加强品牌的价值构建、加强审核合作企业资质、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三方面着手进行。让严格的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为设计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激发行业创新的活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说,中国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旨在从社会、行业等多个方面推动时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健全,构建完善的规则,培育尊重设计、爱护设计的社会氛围。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也将加大力度鼓励原创、保护原创,并且推动设计的商业转化。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高价值专利一定要是原创性的,原创一定要经过痛苦的产业化过程才可以实现专利的高价值。”2019“中国·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复赛”在北京举行,其中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在路演中如是表示。
包括这家企业在内,全国共有29家科技创新企业参与同台竞技;多位专利分析评议专家和评委分别围绕参赛项目的高价值专利进行一一评析。现场一位观众表示,今年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他从大赛的企业路演、专家点评等环节可以了解很多关于高价值专利培育的理念和经验,能为企业后续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一个可容纳二百多人的路演厅里座无虚席,不时掌声雷动。一场交流与探讨高价值专利如何培育的盛宴在聚光灯下举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创新企业同台竞技,各显高价值专利的神通。
三维测量技术因在无人驾驶汽车、军事侦察、人脸识别等领域应用广泛,成为视觉技术至关重要的支撑。为了解决三维测量难题,北京清影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清影公司)经过多次理论创新和实验探索,提出平面四相机机构测量的方法,并于2016年5月成功研发第一台原型机,填补了当前机器视觉领域的重大空白。 据了解,清影公司研发的通用式三维即时成像技术,与激光雷达、TOF、摄影测量等技术相比,最接近生物视觉。
清影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用式三维即时成像技术是建立在平行光轴四像机矩阵布局基础上的一种纯光学图像三维成像技术,创新点包括原理、算法、相机硬件结构等。原理创新(专利号:ZL201610131645.8)与算法创新(专利号:ZL201680000645.2)这两件专利构成了通用式三维即时成像技术的核心专利技术,是整个技术的基础。
没有创新就没有专利,更不会有高价值专利。清影公司有这样意识,聚焦新材料研发的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幸福益生)也有同样的意识。“科技创新是我们公司的核心。”幸福益生技术负责人介绍,“一种具有诱导基因表达的骨修复牙膏膏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410104341.3)的专利是公司参赛项目的核心专利,目前已经落地产业化,供应给佳美口腔连锁,同时还推出了幸福活力牌护龈固齿牙膏。
生物医药领域以研发投入大、风险大、产出难而著称,攻关抗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北京康爱瑞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爱生物)深有体会。为了不走技术模仿的道路,康爱生物选择了“烧钱”,但也让其积累了诸多专利。在项目路演环节,康爱生物介绍了“多靶点复合抗原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项目的发展前景,让不少观众瞩目。不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很遗憾地介绍,囿于经费紧张,其核心发明专利“多靶点复合抗原负载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专利号:ZL201510270656.X)只在中国提交了专利申请,还未在国外进行保护。
“我们谈高价值专利,不要纠结于概念,而要重点关注专利能否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企业路演结束后,一位评委如是表示。所谓高价值专利,一般是指那些重点规划及布局、获得市场认可、能产生高收益的专利或专利组合。那么,上述企业的高价值专利布局情况怎样呢? 截至目前,清影公司共有中国专利7件,审查中的专利申请2件。除一件外其他的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在国外提交了专利申请,两件核心专利在中美日欧韩已获得授权。不过,评委也指出,该公司围绕产品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略显不足。
与清影公司不同,幸福益生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吃过亏。“你公司已经获得了中国专利银奖,为什么还要参加这个大赛呢?”一位与会评委向幸福益生的技术负责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幸福益生相关负责人道明了原委。原来公司曾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把材料卖到宝洁,宝洁对他们的材料和技术都认同了,但公司在美国只有一件专利,没法形成有效的保护。后来,他们又把产品卖到了日本,但其在日本也只有一件专利,同样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这让公司吃了大亏。据了解,该公司目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4件,与公司在海外的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 海外专利布局不足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通病。有评委指出,作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康爱生物在中国的相关专利还是不错的,但公司投入那么多,为何不在海外进行专利布局?对此,康爱生物相关负责人解释,一方面,公司之前海外专利布局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经费也比较紧张,不过,目前公司已经意识到相关问题,正在抓紧解决。
事实上,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高度复杂且充满不确定因素,通常是由企业的领导层、市场部门、研发部门与知识产权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的。要培育高价值专利需要企业不断提高意识,循序渐进,补足短板。
付建军认为,即使产品专利在进口销售中保护力度大,但同时提交一些方法专利申请,其保护力度可能会更大一些。 幸福益生参赛项目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3件,其中2件获得授权,其他的仍然处在审查的阶段,核心专利的稳定性较高。
评议专家王朋飞认为,再生医学和基因疗法都是将来大健康领域非常重要的方向。为此,王朋飞建议,公司在预研发阶段可自行进行专利分析,而后期进入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运营阶段需要更专业的信息分析时,可借助专业的知识产权机构和专业人士。
对于康爱生物这类海外专利布局不足的企业,评议专家建议,企业提升海外专利布局意识,根据企业战略做好布局,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提升企业在海外的市场竞争力。(陈景秋)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
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江苏省昆剧院著名昆剧小生施夏明,是一名昆曲传承者,近期,他又多了一个头衔:抖音艺术推广官,“现在是一个‘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场演出能够触及到年轻人群体范围有限,希望借助‘DOU艺计划’让昆曲触及更多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让昆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作为“DOU艺计划”全国第三站,10月23日,“DOU艺计划·江苏”活动在南京启动,江苏省演艺集团等宣布加入短视频艺术普及和全民美育“DOU艺计划”,探索昆曲艺术传播传承。活动现场,施夏明与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等一起被聘请为“抖音艺术推广官”,以号召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在抖音平台积极创作艺术类短视频。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而如今却面临传承难题。“推动短视频戏曲传播,是昆曲与科技的结盟。”中国戏曲学会执行顾问薛若琳表示,短视频能让用户轻松便捷参与创作,有望给昆曲插上翅膀,让昆曲飞得更高更远。
遭遇传承瓶颈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在传承上,昆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昆曲是高雅艺术,很难获得年轻人的关注,以及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等问题。
“由于昆曲过于典雅,在与以俗为美的众多地方戏的竞争中,一度处于劣势,昆曲主导舞台的地位逐渐滑落,最终让位于近代走向成熟的京剧。”中国戏曲学会顾问、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传寅表示,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各级政府对昆曲的扶植力度明显加强,昆曲的生态有较大改善,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有所提升,但由于可供选择的娱乐样式大量出现,广大观众对昆曲的疏离已经年深日久,更是难获得年轻人的关注,昆曲不景气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业界一般认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创作现代戏,是戏曲现代化的一条重要的道路,但在国内,老百姓还是喜欢看传统戏。郑传寅认为,戏曲走进当代,并非只有戏曲现代化这一条路,如昆曲这样的古老艺术,可以借助技术实现“以古雅为时尚”。在他看来,将昆曲与短视频相结合,对于扩大昆曲的影响,拉近昆曲与群众的距离,保护和传承昆曲均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传承方式
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打开新路径。在抖音上,京剧、昆曲、豫剧等传统艺术主题的短视频数量与播放量不断增加。今年8月,抖音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启功书院宣布联合启动旨在助力短视频艺术传播和全民美育的“DOU艺计划”。根据计划,抖音将针对艺术类短视频创作者推出长视频权限、定向流量池等激励政策,以号召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积极创作艺术类短视频;北师大艺传学院等国内外艺术院校和机构将派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戏曲等领域艺术家成立“抖音艺术顾问团”,以确保抖音艺术短视频内容的品质。
“让‘古雅’的昆曲走近大众,利用流行文化的手段、平台,打造‘以古雅为时尚’的别样风景,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的一次成功尝试。”郑传寅认为,抖音短视频“短”的特点适应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需求;“好玩”的特点能吸引大批用户,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因此能出现海量昆曲主题原创短视频。
抖音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抖音平台上戏曲类短视频数已超167万条,播放量超68亿。其中,昆曲相关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过1亿,点赞量超357万。以“谁说昆曲不抖音”挑战赛为例,参赛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72万;而用户自发发起的话题“昆曲来了”播放量超过218万。平台上的短视频,既有经典戏曲片断,也有演员台下、幕后生活的内容。如苏州平弹昆曲茶社的内容线上播放量超过300万,同时带动线下客流的增长。
担任推广官之后,施夏明在思索如何更好地传承昆曲。他坚信,看过昆曲的人都会喜欢上它,希望能借助“DOU艺计划”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昆曲,爱上昆曲。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同样看好这一方式。在他看来,短视频平台的低门槛能让每一个观看昆曲演出的普通人都可以拍摄一段短视频,进行昆曲内容创作,同时让观看用户都可以场景化、动感地感受昆曲的魅力与风采,推动昆曲创新传承。(窦新颖)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
“5、4、3、2、1!”伴随着激动人心的倒计时,9月26日上午10时,在牵引机车响亮的鸣笛声中,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齐车公司)累计新造的第40万辆铁路货车缓缓驶出厂区,引来一片欢呼与喝彩。此次下线出厂的铁路货车,是担当中国铁路货运主力的C70E型敞车,也是中车齐车公司自主研发的众多重载快捷铁路货车中的一种。
“C70E型敞车于2011年开始研制,通过采用轻量化、低动力等新技术,解决了既有通用敞车存在的惯性问题,延长了车辆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铁路运能并保证运输安全。”中车齐车公司技术开发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室主任林森向记者介绍,
始建于1935年的中车齐车公司,是我国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的领军企业和出口基地。在近年的发展中,中车齐车公司始终以“持续积累,合理布局、灵活运用、系统管理、稳固技术领先地位、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为公司经营发展保驾护航”为知识产权工作方针,从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方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工作。2013年,中车齐车公司被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注重创新促研发
“铁路货车试验20天,就能取得线路上运行25年的各种数据,极大地缩短了从研发、试制到运营的周期。”在中车齐车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首台铁路货车整机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正在运行。林森告诉记者,该试验台于2009年开始研发,历时4年研发完成。走向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铁路货车,只需在此间完成例行“体检”,即可测算出其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铁路运营环境下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等硬性指标,从而分析出这一货车能否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达到正式上线运行的标准。
“试验台的成功建成与运行,离不开公司一直以来对创新的重视。”林森指着试验台上铁路货车车轮上的转向架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中交叉支撑转向架。自上世纪研发伊始,通过几十年的持续改进与创新,中交叉支撑转向架凭借负载强、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已作为国内唯一通过美国铁路协会认证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装车近两万辆。”
“正是在对创新近乎极致的追求下,公司的研发能力迅速提升。”林森向记者介绍,中车齐车公司现已拥有铁路货车新造、货车修理、机车车辆配件、起重工程机械、非标装备、特种集装箱、钢材电商物流七大单元业务,拥有每年新造货车1.5万辆、修理货车1万辆、造修起重机30台、生产关键核心配件2.5万辆份的生产能力。截至2019年8月31日,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846件,其中发明专利247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186件。
“在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各环节中,创造无疑是源头。因此,企业在经营中应固牢根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硬核’。”林森说。
加强布局助发展
“在注重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布局。”林森回忆,为了在市场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早在1994年,中车齐车公司便为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中交叉支撑转向架提交了第一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于1996年获得授权。
“之后,我们在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及时为相关技术提交专利申请。”林森说,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的保护、激励作用,中车齐车公司于2011年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室。
专业的知识产权团队,进一步促进了中车齐车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据林森介绍,中车齐车公司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到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在研发项目立项前对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分析,从而为项目立项作参考;在研发过程中,对有关专利进行进一步检索分析,为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借鉴;在设计方案形成后,及时进行专利挖掘工作,对研发成果形成系统的专利保护;产品生产、销售前,进行专利侵权预警分析,保障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安全。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日趋完善,让公司在应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更能从容应对。”林森回忆,“2015年底,我们收到一份律师函,被告知公司生产的集装箱产品侵犯了某公司3件专利权。随后,对方在法院提起诉讼。收到诉讼书后,我们立即对涉案专利进行侵权分析,收集证据,针对这3件专利向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最终,这3件专利中有两件被宣告无效,一件被宣告部分无效,对方只能选择了撤诉。”
“在国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我们也针对出口产品及时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林森告诉记者,中车齐车公司结合自身技术前景、专利授权前景、市场需求等要素,在重点市场、潜在市场、竞争对手所在国家或地区进行专利布局,使产品在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专利保护网,有效提升了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自1999年中车齐车公司“敲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整车,到如今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已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的行稳致远,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林森表示,未来,中车齐车公司仍会以创新技术为支撑,并及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跑出加速度,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向前发展。
裕阳知识产权始终坚持着 “聚焦客户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全案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重大使命,打造“互联网+知夫子”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旨在进一步打通整体运营平台,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案件的品质,全方位多维度协助客户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保护。
裕阳近3年为中国创造贡献发明专利4148个,使用新型专利11975个,外观专利14466个。同时,裕阳还拥有专业的专利案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案件监控流程,基于企业发展阶段的全产业链,从保护、管理、运营、规划全方位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定期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现状诊断,市场监测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提升市场竞争力。